第三十六章火炮家族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笔趣阁 > 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 第三十六章火炮家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六章火炮家族

  弹药通用化,火炮系列化的好处谁都知道。但具体推行起来,还是花费了海伦娜不少心思的,最大的阻力就来源于莱茵金属和克虏伯这两大火炮巨头的相互拆台!

  上个位面中,大家都会吐槽第三帝国搞了一堆口径相同、倍径相似、威力相近,但配件和弹药完全不能通用的火炮,然后把后勤军官折腾得欲仙欲死。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德国军械部在武器规划上缺乏整体思路,没有做好顶层规划。但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也不容忽略,这就是莱茵金属和克虏伯为了自身利益的相互拆台,至于这种明争暗斗会不会损害军队的战斗力,会不会损害国家利益,资本家才不会在乎呢!

  就拿一战时期的德军高射炮来举例把,自从莱茵金属******************(这也是历史上第一种专业高射炮)之后,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高炮大战”就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后的十几年里,莱茵金属和克虏伯又玩出了多少种口径呢?仅仅统计一战期间德国研制的60mm-90,就有65mm、71mm、75mm、77mm、80mm、88mm六种!基本上是一方研制一种,另一方马上研制一种口径相近但不相同的型号(因为不希望对方能使用自己的弹药和配件,从而挤占自己的市场份额)。

  不过这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这些让人看一眼就头晕目眩的口径,一战中的德军竟然几乎每一种都多多少少采购了一批!有时候军队不想要,莱茵金属和克虏伯的游说团队就会穿梭于德意志诸邦之间,各种跑关系,找后台,讲交情、送回扣,硬是把自己的产品塞进采购计划。

  后勤军官表示:你们先聊,我要出去死一死,有事请烧纸……

  俗话说,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小小的高炮都是如此,其他武器也自然好不到那里去。如果说二战时期德军武器通用化水平是悲剧,那一战时期德军武器的通用化水平简直就是大型车祸现场!

  虽然上一个位面的第三帝国武器的通用性依然让人不忍直视,但是客观地说,上个位面的二战期间,德国武器的通用性相比一战时期已经算是有所改善了,其主要原因是二战期间德国军队不再像第二帝国一样归各个邦国的君主所有,武器的采购相比一战时期要集中很多。

  ……

  德国武器规划缺乏整体思路这个问题,在海伦娜的极力推动下,相比上一个位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尤其是陆军和海军的几次联合招标让双方都尝到了甜头,再加上“报团取暖”的现实需要,陆军和海军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通过共享技术标准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了陆军和海军的共识。现在,在海伦娜的建议下海军的技术发展部已经和国防军军械部成立了一个联合办公室,着手论证统一的“德国国家军用标准”了,相信不久之后就能看到成果。

  能做到这一点,海伦娜还要感谢德国陆海军的隔阂没有日本那么深,遇到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还是能坐下来合作的。

  不过合作归合作,国防军的许多中高层军官依然在内心深处依然看不起海军“暴发户”,毕竟海军军官很多都是是姓名不带“冯”的非容克贵族出生,这让建军历史比德意志国家的历史更悠久的陆军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奇妙优越感!虽然海伦娜对这种优越感无法理解,但想想后世白头鹰的海空军一样看不起“三等人”陆军,也就释然了。军种偏见这玩意还真是不分时代,不分国家,只要不给国家整体军事战略拖后腿,海伦娜也没心思去理会中间的相爱相杀。

  武器规划层面的问题,海伦娜可以通过协调陆海军合作招标、制定统一军用标准、武器家族化系列化设计等方法去解决。但对于不同军工集团与邻为壑的问题,海伦娜就感到非常棘手了。原因很简单,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难!

  让陆海军协调军用标准这件事,虽然也涉及到军种利益分配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陆海军共赢的。所以只要做好陆军和海军的协调工作,就不会有额外的阻力。海伦娜有穿越者优势,陆海军的当家人塞克特将军和贝恩克都是做协调工作的高手,所以这方面推进得基本上还算顺利。

  相比之下,军工集团之间为了自身利益内耗这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了,因为军工集团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国防订单一共就那么多,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在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恶性竞争和内耗就在所难免了。

  事实上,受到这个问题困扰的其实不仅仅是德国,军工企业为了国防订单产生内耗的问题几乎出现在所有军事强国的军工生产中。只要军工领域有相互竞争的集团,这个问题就不可能被根除!除非你搞“大锅饭”,但那样对于设计人员的创造力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不要以为只有德国的军事工业搞内耗!也不要以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工业搞内耗!苏联登月失败,除了基础工业水平不足和总体投入不如美国外,科罗廖夫的OKB-1设计局、杨格尔的OKB-586设计局、切洛梅的OKB-*********一(尤其是科罗廖夫的N-*********-*********),这让苏联本来就有限的航天资源被进一步分散了。

  虽然不同军工企业的内耗问题不可能被根除,但是海伦娜表示,如果把目标降低一点,减少内耗的烈度,降低其危害,努力一下还是有希望做到的。

  海伦娜的主要手法就是:

  一、每次大型国防项目招标,各投标方的方案中,只能有一个方案中标。

  二、中标方案的提供方成为“主承包商”,“主承包商”会获得科研资源的倾斜。

  三、如果订单比较庞大,那么“主承包商”不允许独吞订单,必须将一部分订单通过授权生产的方式,交给其他竞争者,自己可收取规定比例的授权费。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最大限度地维护各个竞争者的研发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他们与邻为壑的成本。

  因为这样,每个竞争者不仅需要生产自己产品的订单,还能承接到一部分别人产品的订单。如果你与邻为壑,自立山头,那么要么你放弃承接别人的订单,这会损失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要么就会在自己集团内部搞出两套不同的体系,这会提高你自己的生产成本。

  海伦娜的这套手法借鉴了不少后世国家管理军工企业生产的成功经验,从目前的结果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比如这此莱茵金属和克虏伯拿出来竞标的高炮产品,通用化程度就比以往高出了很多。这也是海伦娜选择在此时进一步推动火炮系列化发展的底气所在。

  海伦娜所谓的系列化发展思路,实际上就是炮族化思路。说起来上一个位面中的莱茵金属就是炮族化发展的典范,其研制的RH120L44、RH120L55、RH120LLR同,适用性不同(第一种是44倍径坦克炮,第二种是威力更大的55倍径坦克炮、第三种是用于轮式战车或者轻型坦克的*********)。但这三种炮使用相同的弹药,很多部件也都通用,大大降低了研发生产成本和后勤维护压力。

  炮族化的好处不言而喻,炮族化发展,正是海伦娜对德国身管火炮系统的未来的规划。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非常滑稽的景象:海伦娜非常无耻地剽窃了上个位面的莱茵金属的未来发展思路,然后推销给本位面的莱茵金属……

  在海伦娜的规划中,75有三个成员:

  48倍径75

  48倍径75

  60倍径75

  为啥要这样安排呢?请听下回分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