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后世之人的评价_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笔趣阁 >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 155 后世之人的评价
字体:      护眼 关灯

155 后世之人的评价

  观众们耐心的听着易泽讲述着有关于苏轼的小故事。

  这些故事有很多,他们曾经有所耳闻。

  比如说苏小妹,这个原本已经夭折的人物,在故事中出现的频次相当高。

  又比如佛印,酒肉和尚,时常能够压苏轼一头。

  易泽讲述这些故事,并不是要证实他们的真伪。

  而是通过这些流传下来的或真实,或编造的故事,拉近观众与苏轼的距离。

  苏轼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话。

  他的出现也没有什么异象。

  或许因为苏轼的文学天赋,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他本身的人性光辉。

  就好比始皇帝,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脑袋上的头衔越来越多。

  从千古一帝到祖龙,从暴君到唯一,头上的帽子越来越多。

  帽子变多了,和普通人的距离就会变远。

  溯本清源,始皇帝嬴政也只是一个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王朝的皇帝而已。

  后世之人赞美他的功绩,记得他车同轨书同文的举措,知晓他统一天下,结束割裂的壮举;

  但也不要遗忘,始皇帝本身的缺陷。

  劳民伤财,损耗民力,这些都不是虚假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可以见到的缺陷。

  大秦二世而亡,固然有后来者昏庸无能、宠信奸邪的原因,但始皇帝在位期间动摇国本也有一定的影响。

  又好比孔子,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为他加上了数不尽的头衔,乃至于孔子后人,几千年来都吃上了老本,是最可怕的啃老族。

  但回到孔子的时代,他也不过是一个身高九尺的山东大汉,擅长以德服人。

  如果不行,则以直报怨。

  因此,在看待历史人物之时,需要摘掉他们身上的光环。

  不然大概率只能学习营销号,吹嘘着网庙十哲,或者说被清宫剧洗脑,满脑子都是和通古斯族皇子谈恋爱。

  愚不可及!

  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的日子里,他不断地思索探讨着人生,最终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思想。

  乐观豁达!

  四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真要做到,确实不容易。

  就好比王阳明龙场悟道一般,苏轼在黄州,也成功的洗去了满身铅华,最终走向了一种崭新的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难以言说,如果没有相似的经历,没有那种对人生的感悟,其他人说起来,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赤壁赋》,恰恰就是苏轼本身思想的一种体现。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首《赤壁赋》写于壬戌年,即元丰五年。

  具体时间,七月十六!

  苏轼因为职务的关系,到处游山玩水。

  黄州团练副使,不过是一个虚职。

  大宋朝什么最多?

  冗官最多!

  得益于大宋本身的政治制度,大宋官员的数量是历朝历代之罪。

  说句不好听的话,阿猫阿狗都能够做官。

  别的朝代都是一个人干好几份活。

  大宋不同,好几个人干一份活。

  而在这好几个人后边,还有好几个替补。

  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以至于大宋一朝,政令不通,官员到处踢皮球。

  虽然现在也经常踢皮球,但是和大宋相比较起来,还是远远不及。

  因此,苏轼这黄州团练副使,就是个有名无实的职位。

  说不得这黄州团练副使,都不止一人,得有五六个。

  有官职在身,虽无实权,但是也没什么事情。

  因此游山玩水就成了苏轼的爱好。

  恰好黄州这边,据传是赤壁的遗址。

  赤壁出不出名?

  三国期间,赤壁之战,直接破碎了曹老板一统天下的野心。

  在之后三国鼎立,僵持不下。

  而如今流传着的许多成语,都来自于赤壁一战。

  比如说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传唱度非常广泛。

  而且赤壁之战还涉及到了周瑜、诸葛亮、刘备、曹操等知名人物。

  相当于现在的全明星会。

  苏轼在黄州的任职期间,就曾经不止一次的来游玩赤壁。

  前后《赤壁赋》脍炙人口,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千古传唱。

  我们所熟悉的《赤壁赋》,不论是抒情还是议论,始终都没有离开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赤壁赋》全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

  苏轼巧妙地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

  从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苏轼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首先写月夜于大江之上泛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而后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层层递进,情景交融,意蕴丰富。

  而且苏轼也很擅长于用“我有一个朋友”来表达一些不太乐观的东西。

  当时肯定有人和苏轼一同泛舟游玩,但是客人会说这么多吗?

  谷/span大概率不会。

  不是每个人都有文人那种感物伤怀的心思。

  《赤壁赋》中的客人,同现在“我有一个朋友”,有异曲同工之妙。

  整篇《赤壁赋》,在体裁方面则是“以文为赋”!

  《赤壁赋》在保留传统赋体近似于诗的特质与情韵的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因此,《赤壁赋》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也正是因为如此,《赤壁赋》具备了散文的笔势笔调,整篇文章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赋讲究对偶,在形式上受到的束缚更多,而《赤壁赋》则相对更为自由。

  比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简而言之,读起来很简单,不会显得生涩凝滞。

  再往下一直到文章末尾,大多都是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简单而言,好读好记好理解,不会有汉赋那样难以理解的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

  易泽走过江河,走过繁荣的城市,来到赤壁遗址面前。

  此时,月上正中,景色怡人。

  恰如苏轼所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你来了。”

  苏轼一身文士襕衫,头发简单的绑结在一起,说不出的飘逸。

  观众们看着月色之下,两人相得益彰,一时间不禁看花了眼。

  “卧槽这也太帅了吧,有什么比两个帅哥站在面前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作为一个男人,我不得不承认,易泽确实比我帅上那么一点点!”

  “是啊,也就亿点点而已啦!”

  “此情此景,我只想作诗一首!啊,赤壁,水真多!啊,赤壁,月真圆!啊,赤壁,人真帅!”

  “好家伙,你这是得了乾隆的真传啊,佩服佩服。”

  画面之中,苏轼面色淡然,不悲不喜的望着走来的易泽。

  此刻的他,已经完成了人生中的蜕变。

  就像一只毛毛虫,在经历风霜雪雨之后,成功的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当然,苏轼这只毛毛虫,还没有蜕变之前,就已经比世界上绝大多数蝴蝶要美丽了。

  “见过苏先生,看来先生颇有所得。”

  易泽躬身一拜,一路走来,他也算见证了苏轼的蜕变。

  从年少时的轻狂恣意,到乌台诗案时的落魄惶恐,再到此时,不悲不喜,物我两忘。

  变化惊人,而且可喜。

  “是啊,经历了许多,总要有点感受。”

  苏轼脸上多了些表情,那是一抹豁达的笑意。

  “对了,估计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能否问问,后人是如何评价于我?”

  苏轼最终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一旦实现了财富自由,大抵上都会如此发问。

  当然,很多人都留不下名字。

  而留下名字的,又很多只是得了个庸碌之辈的评价。

  苏轼作为一个天才文人,对历史研究颇深,因此也很好奇。

  在后人的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易泽还未回答,弹幕上就齐刷刷的走过了一遭。

  “东坡肉!”

  “东坡肉!”

  此刻的观众非常团结。

  手指打出的字幕,大抵都是东坡肉之类的东西。

  如果苏轼能够看到弹幕,想必会被气炸。

  一辈子经历坎坷,写书作文,留下无数千古诗词,结果大家伙第一印象居然是东坡肉?

  易泽并没有思考太久。

  实际上这样并不是什么需要过多思考的东西。

  “后世之中,有一个人的评价,晚辈觉得道出了您的一生。”

  从众多的评价中,易泽最终挑出了一个自认为最合适的。

  “哦,是什么?”

  苏轼望着湖面,眼中多了几分好奇。

  以及一些紧张。

  易泽语气平稳,道: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苏轼静静的听完,忽然笑了。

  “虽然有些东西我没有听懂,但是想来这个人对我的评价,是好的。”

  “确实如此,事实上,先生您在后人眼中,都是好评。”

  易泽点了点头,苏轼的人格魅力,着实让许多人为之倾倒。

  “难道就没有不好的评价了?”

  “有,不过都是如乌台诗案一般,胡诌而已。”

  “明白了。”

  苏轼一笑,望着天上明月,张口即成文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