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_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笔趣阁 >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 第418章 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8章 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

  第418章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

  第418章

  山海关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靶子,而且是没有办法替代的好靶子,事实上在建奴灭亡之后,程世杰如果想要拿下山海关,根本就不需要打,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问题是,接下来的对手是李自成和南京小朝廷,至于其他的草头王们,都是用来凑数的,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南明小朝廷,都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历史上的南明第一个建立的弘光朝廷仅仅存在了八个月就被多铎所灭,坚持最久的桂王永历政权,也仅仅持续了十六年,与享国152年的南宋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南明弱其实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单纯论战斗而言,那绝对是不弱的,可问题是,抛开对手论强弱,这本身就是在耍流氓。对于南明而言,雪上加霜的是,南北分界的下游江淮、中游荆襄、上游川陕防线分别握在了不同势力手中,这些势力没有一个是南明朝廷能指挥得动的。江淮一线是江北四镇与拥兵自重的左良玉,荆襄一部分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余部手中,四川则在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手里。

  这几股势力还互相敌对,相互攻击。而且这几股势力本身内部就矛盾重重,经常闹出内讧火拼。

  现在的历史时空因为程世杰这个异世蝴蝶的原因,完全变了一个样,首先是张献忠集团已经不存在了,虽然张献忠不存在了,可是李自成集团却比历史上更强,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李自成都忍着没有自己称帝,而是挟秦王以令关中。

  历史上的大顺军迅速倒台真正的原因在李自成身上,自己飘了,一把好牌打得稀烂,而在这个时空,无论南京小朝廷,和李自成的关中,都没有像历史那样迅速腐败堕落,特别是南京小朝廷没有来得及形成江北四镇,至少各地的军阀将领,都没有不鸟南京小朝廷的意思,他们都在观望,观望程世杰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对付他们。

  可是程世杰真不想给那些军阀封官许愿,采取拉拢的方式,解决他们,这样以来,造成的危害和后遗症是巨大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处置那个杀了高第的吴崇明。

  这件事非常不好处理,翌日一大朝,程世杰参加了内阁会议,程世杰将山海关临阵起义的情报递给内阁首相孙之澋,孙之澋接过一看,直接递给了杨芸娘这个副相,杨芸娘双手一推,表示自己不看。

  孙之澋听说杨芸娘昨天晚上在跟程世杰单独相处到子时,而且留宿的皇宫之中,自然是跟着程世杰提前知道了这个情报。

  在内阁成员中,张怀泽、陈子龙、宋应星、方以智是技术型官员,当然也包括杨青云和墨铧,这六个人都是技术型的官员,可以说,现在的内阁是军、政、技术三派分立,无论是张怀泽,还是宋应星,他们都此事反而不感兴趣。

  孙之澋看着众人都没有开始发言,他望着程世杰一脸认真的问道:“王上,现如今的形势如当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关中和南京方面若是联手,我方可操必胜把握不?”

  如果单纯从军事一路平推过去,现在的大明皇家陆军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灭佛,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统一天下,反而是解决好内部问题。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被人摘了桃子,程世杰虽然不算是农民起义,但是现如今的局势,反而如隋末群雄逐鹿天下。

  程世杰望着孙之澋道:“天下已经没有了我们皇家陆军的对手,整个世界也是一样,区别只是花多少时间,但现在,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敌人已不在外头,而在我们内部了。”

  宋献策接口道:“王上一语,正中要害,当此时也,外人看我军煊赫无比,不敢违迎,但其实则内部空虚,无法支持战争。北京大胜为大明奠定强局,余威甚至可以福泽数十年,却也产生了极大的内耗,至少需要三年的休养生息。当今之势,宜静不宜动。”

  与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封侯拜将,晋升元帅的将领们相比,宋献策的格局其实更大一些,他考虑的问题更加全面,这场战争虽然在程世杰获得了胜利,却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不仅仅北直隶被打烂了,但问题是,大顺军接受了宁海军的改编,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宋献策的大顺军可是用采取土改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对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直隶北部以及北直隶一部的土改。

  这个政策与大明是既定政策是冲突的,也与辽东的开发政策是冲突的,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因为不一样的政策,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而且,宋献策虽然是原大顺军的统帅,也是第十三至第十八旅这个山头的带头大哥,可问题是,宋献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将领,元帅的军衔对于宋献策没有半点兴趣,他最大的目标则是顶替孙之澋,成为大明的首相。

  孙之澋点点头道:“不错。此时伐交,胜于攻占,此时用缓,胜于用急。”

  周宁却举起手道:“王上,按照现在的天下大势,有很多事情,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交涉来完成。”

  “你是什么意思?要重赏吴崇明这个出卖统帅的小人?”

  张裕一脸愤愤的道:“他今天面对强敌可以出卖高第,有朝一日也会面对强敌出卖王上,难道你们想接降纳叛,不分青红皂白?”

  “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只是……只是方法上要讲究技巧,一来避免内部发生动荡,二来避免可能顺势归降的势力产生异心。”

  陈国栋看完了刚刚调查的吴崇明的履历,叫道:“像吴崇明这样不忠不义的将领何其多也,他们若是都顺势归降,让他们与某同殿为臣,谋不屑为之!”

  陈国栋对于吴崇明可以说是真看不上,他甚至比反感孙可望、李定国他们还要反感,李定国和孙可望只是因为张献忠死了,再转投了程世杰,然而问题是,吴崇明可以算是三姓家奴,他本是李如的亲兵出身,后来李如松死后,跟了李如祯。

  从李如松再到李如祯,接着跟了吴襄,随着吴襄的提拔,他吴如祯成了吴襄的嫡系,不过他真正发迹却是因为高第,可问题是高第明明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山海关守不住,吴崇明被打败投降,陈国栋说不出什么。

  可问题是,吴崇明的性质太坏了,他简直就像三国时期的吕布,如果把吴崇明当成千金买马骨的马骨,那未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吴崇明投降程世杰,到了那个时候,他连睡觉都不敢闭上眼睛。

  “国栋,你先坐下来,让周宁说完!”

  别看陈国栋职位不如周宁这个总参谋长,可问题是,陈国栋的资历比周宁要老得太多了,他和沈明遇一样,都是程世杰的门人出身,宰相门下还七品官呢,更何况是程世杰的门人。

  当然,现在的陈国栋已经自领了自己的角色,他应该算是没有名义的锦衣卫外加东厂提督。

  将一切威胁消灭的萌芽之中。

  不过,陈国栋却不敢在程世杰面前造次,程世杰让他坐下来,他就坐下来。

  程世杰作为大明的摄政王,对大明的改革还包括了对于大臣的地位提升,其实从秦汉开始,大臣与皇帝的关系就像是董事长与股东高管们的关系。上下级,皇帝有时还会对大臣赏赐见君不趋、称臣不名、剑履上殿这些特权。

  其实秦汉时期包括唐朝,官员上朝见皇帝都是坐着的,只有到了北宋,皇帝才变成了站着。宋朝让官员从坐着上朝到站着上朝,这个变化说真的已经非常大了,这说明臣子的地位已经降低了很多。不过还没有降到最低。到了明朝时,大臣们上朝连站着都不行了,直接要跪着。

  明朝的跪着已经不算是低了,清朝则更过分,跪着上朝,都是和皇帝议事的,大臣们还有发言权的。而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在商议重大事务时,大臣几乎都是跪着直接听皇帝讲,然后记下,皇帝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这叫跪受笔录。这标志着皇权专制彻底达到了顶峰。大臣们的地位下降到最低了。

  程世杰现在采取的政策是,更像是后世的公司召开高管会议,大家都是坐着,唯一的区别是程世杰现在坐的还是首位,但是却不是龙椅,只是一把普通的太师椅而已。

  看着陈国栋坐下,周宁这才道:“自我军北京大捷的消息传出之后,便不断有人向我暗中投书,但大部分人都还只是示好而已。现在吴崇明斩高第而降,各地将领和官员都在观望着,若是王上封吴崇明一个高官显爵,那肯定会不战而下!”

  孙之澋点了点道:“确有此事,此来我收到各地传书,不下三百封,多事叙!”

  周宁接着道:“如今还未纳入我朝版图的山西就不说了,就连离我们老远的淮北、襄汉,也有过半将领向我们暗中投诚了。不止如此!就连漕运总督刘泽清,洛南尤世威,邓玘、尤翟文、张应昌、许成名、马爌、刘良佐等也投书准备投降,若是王上接纳他们投降,那河东南,江淮便可不战而下!”

  宋献策和孙之澋闻言都是咦了一声,口气中透着欣喜。

  孙之澋道:“若是河南、江淮一下,北方一统,关中便被隔绝开来,那时候王上进可挥兵南下,也可挥兵西进!南京暗中与我书信来往的士大夫多如过江之鲫,其心意如何可想而知……”

  “伱的意思是……要我重赏吴崇明??”

  周宁接着道:“王上,吴崇明虽然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可事分轻重缓急,臣以为,为天下大局计,应该缓处理,软处理,而不要着急。也不要太过强硬。”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此事虽然也算军事,但是周宁却没有给出处理单件,事实上,从陈国栋、张裕他们的态度来看,他们是不赞同重赏,而是要用军事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程世杰也在思考,不过问题有些难。

  如果用孙之澋的策略,那投降的人不止一个吴崇明,而是庞大的大明官僚士绅集团。这个后遗症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程世杰并没有决定,而是命吴崇明和一干降将前来北京,从北京到山海关走驿站系统需要十四个小时,可是如果是普通的旅行,至少需要三天时间,日行百里已经够快了,完全可以坐着马车慢慢走。

  就在程世杰思考如何处理吴崇明的问题时候,他有些不解的道:“为何是吴崇明,而不是卢建斗?我已经封卢建斗为安北大都督,与张裕和沈明遇并列,难道不足以成为天下表率?”

  孙之澋道:“王上,汉高祖刘邦。破楚之后,分封群臣二十余人,而诸将尚且不稳,乃至有心谋反。后来留侯张良建议先封雍齿,雍齿一封,而诸将遂安。王上,当知何故。”

  程世杰恍然大悟,因为之前刘邦封的,都是他的亲信,所以诸将中那些和刘邦关系疏远的不免担心自己没份,甚至兔死狗烹。但雍齿是刘邦的仇人,刘邦最是厌恶他,这事诸将没有不知道的。雍齿都封了,别人还担心什么。

  卢象升与崇祯皇帝关系不和,天下皆知,后来卢象升更是直接护送着崇祯皇帝前往辽东,将崇祯皇帝软禁起来,可以说卢象升已经投靠了程世杰,算是程世杰更为亲近的人,不代表所有人。

  但是吴崇明却不一样,他是关宁军派系的将领,先投靠的建奴,又阻击了程世杰将近三个月,哪怕再不清楚战事问题,也知道吴崇明所在的山海关让程世杰非常没有面子,如果程世杰重赏了吴崇明,就相当于刘邦当年封雍齿。

  更何况,程世杰重用卢象升,那是人家卢象升有本事,有能力,当知府名扬天下,平叛乱也让农民军瑟瑟发抖,将来对付李自成,卢象升也是一把好刀。

  程世杰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了,本王用人向来不问出身,只问能力,建奴既灭,难打的仗差不多打完了,而且天下的将帅能臣,大都只是碌碌之辈,要追上卢建斗那是别想了。”

  “王上英明!”

  程世杰叹了口气,从前的时候,他有些不懂,为什么可以姑息一些犯了错误的官员,然而,坐在他的这个位置上,终于明白了。培养一个官员,从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到独当一面、主政一方,既需要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下锤炼意志、砥砺品质,成本太高了,改造一个官员和将领,相对容易一些。

  程世杰道:“再给吴崇明一个机会,他能不能把握住,那就看他自己的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