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12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笔趣阁 >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 续12
字体:      护眼 关灯

续12

  7:蛮族潮

  在人类历史,尤其是亚欧大陆的历史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每过几百上千年,整个文明区域,就会受到蛮族的冲击。蛮族肆虐可能长达数百年,对文明区域造成巨大的破坏,经常导致全大陆的文明一起受到严重打击。

  但和刻板印象不同的是,蛮族不代表全方位的落后,相反,在很多科技和军事组织方面,蛮族是强于文明区域的。

  而每一次蛮族潮,从另一方面看,都是科技、文化乃至组织方式的广泛传播。第一次蛮族潮带来了战车和印欧宗教,第二次蛮族潮则普及了铁器……这种事情是屡见不鲜的。

  单就中国来看,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早期的兵器,像战车,戈,剑,很多都有明显的中亚/草原痕迹。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反复提过的佛教。它给中原文明补全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这个宗教的广泛传播,其实也是蛮族潮的冲击带来的。

  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讨论蛮族潮的时候,大家普遍只讨论到蒙古人扩张那一次。但之后,这个规律就消失了么?

  蛮族并不一定要骑马扩张。他们也可以坐船(海上民族)、驾驶战车(印欧人),乃至干脆步行(日耳曼诸部落)。交通工具和作战方式只是个习惯而已,不骑马,人家也可以坐战舰啊。

  从16、17世纪到现在,恰好就是这种新“海上民族”涌出起源地,向传统文明区域大肆入侵的历史。只不过大家都刻意回避“蛮族”这个概念,换了些词汇罢了。但这并不代表把蛮族入侵叫殖民、把蛮族迁徙叫航海,他就不是蛮族了。

  说这些,并不是让大家专门去鄙视他们的(实际上过度自大一直是老文明翻车的常见问题……),而是希望换个角度,研究他们的行为逻辑和对世界的影响。因为这一轮扩张,和之前的几次蛮族潮,在很多地方,是有共性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历史经验了。

  蛮族潮的开始和发展,并不难理解。主要问题是,它会如何结束。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蛮族在破坏文明的同时,也在被文明同化。甚至,在同一个蛮族潮中,先来的蛮族因为更早、更深入地文明化,会与后来的、更野蛮的蛮族发生文明上的冲突。

  在蛮族潮结束后,一些蛮族会取代原有的古老文明,成为新的“文明人”,直到下一波蛮族到来,再来冲击他们。但大部分蛮族的结局,只是被文明国家消灭、被蛮族霸主消灭,或是始终默默无闻,直到自己消失。

  而对比一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的蛮族对传统文明区域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注意,这个减弱不是某个蛮族势力衰落,而是“蛮族”作为一个整体,在减弱。这也不代表文明区域就都能好起来,只是单纯看蛮族势力的变化。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我们正处于一个蛮族潮的末尾阶段。

  那么在蛮族潮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呢?这个答案古人也早就有了:他带来了战车,你就造更大、更强、更多的战车,然后把他打死,就行了;他带来了铁器,你就造比他更先进、更多的铁器,然后把他打死,就行了……

  这里其实有个老问题:中国古人故步自封么?

  如果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中国古人全都自视甚高,天天说自己是天朝上国,瞧不起外国人,肯定是故步自封的。因为不懂得尊重和平等看待别人,所以也无法学来人家的优秀之处。

  但问题是,商人又是如何学来战车的?他很尊重印欧人么?

  所以这个规律可能并不怎么靠谱,因为是不是故步自封,和有没有平等看待外国人,估计是没什么关系的……或者说,古人到底有没有故步自封过,其实都是个值得商榷的事情。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应对,其实也很简单。

  蛮族哪方面比你强,你直接抄过来就行了。老祖宗都不忌讳,你忌讳个什么。

  另一方面,学习蛮族不代表要崇拜蛮族。对方值不值得尊重,值不值得友好相处,首先要看的也是他的品行,而不是你有没有在学他。否则胡服骑射之后岂不是就不能打胡人了……

  我也搞不懂为什么很多人会把这两点绑定起来,其实仔细一想,应该是很匪夷所思的。

  8:蛮族式生产生活方式

  蛮族在世界范围内横行,随之带来的,也有蛮族式的组织方式与生活习俗。

  比如,蛮族的生产组织只追求最高的利润率。当抢劫比生产利润率更高,那么抢劫就是合法的、值得推崇的。而如果数字游戏的利润率更高,那大家就都会从事数字游戏了。

  而如果我们把一个文明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等等,都看做资源,那财富就是调用资源的一种凭证。所以,把财富用在这种没有实际产出的领域,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那社会成员为什么不能制止这种浪费行为呢?

  现在大家一般是从社会形态方面进行解释,比如说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和规则。但和上文一样,我们也同样可以换个角度,从文明方向来观察这些规则。

  之前提到苏联的时候,我们曾经讲过,任何一个理论,只要付诸实践,就必然会受当地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区,哪怕在同一个理论下,也会出现各种差别。

  而这个“资本主义”,甚至没有一个共通的理论,是先有历史尝试,然后根据各种现象总结出来的。理论上,它应该远比苏联那一套更加松散。

  现代人对资本主义的印象,不见得就是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比如很多人拿来当例子的选举,就不见得和它是挂钩的。

  有个比较有趣的例子,法国复辟时期,共和派和保王党曾经进行过长期争斗。当时的选举对于投票限制很严,能参与的人是少数。在选民比例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严重分歧。共和派反对扩大规模,而极端的保王党甚至支持进行普选。

  原因其实很简单,放开普选之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会直接把国王投回来。这毫无疑问会增加国王的合法性,共和派也很清楚,所以坚决进行抵制。

  我们之前说过大革命的事情。按照大革命前期的1791年宪//法,拥有投票权的法国人,占人口比例是0.2%,而这个数字对比一下的话……中世纪后期,法国的贵族数量占全国人口的5%左右,教士又有5%(市民占20%,农民占70%)。

  所以后来罗伯斯庇尔变成激进派,开始反对“温和宪//法”了。按他自己的话,“这种选举法不过是将封建贵族转换为财富贵族来重建旧制度,以一种幌子恢复特权”。折腾一圈之后,只是换了另一批贵族而已,而且这些新贵族的垄断性甚至比王国时期都强。

  法国人通过百多年的努力消除了不少负面传统,而看整个欧洲的话,所谓资本主义和封建社会干脆是互相兼容的。实权国王与它并不冲突,贵族制度也和它不冲突。更进一步地说,它的很多底层设定,就是封建制度的东西。比如公司制,比如资本家与新贵族,比如奴工……这些可能都不算“封建残余”,因为它就是完整的封建式的动向。

  从合法性角度看,除了法国式的制度有理论突破,其他大部分国家和王国时代,也还是同一种逻辑,只不过统治者从国王变成了新贵族联盟,或者在老贵族和新贵族之间交替。所以资本主义是什么呢?从合法性角度看,它和之前的封建王国当然有区别,但这种区别说实话也不算太大。英国这几百年的合法性演替,可能都赶不上宋元那一回的变化。这种量变,其实更像是封建王国2.0,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新体系。

  而从文明角度,它并不是一种普世信仰,也不是一种文明形式,而是“这一轮蛮族的习俗”。蛮族依据这种习俗,产生了新的道德标准,新的法律体系,等等。

  虽然有些蛮族执着于宣传自己的习俗,乃至把它和宗教等同看待,但它和宗教、信仰,终究是两回事。从这个角度说,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也不应该放在一个类别里比较,因为它们就不是一个定位的概念。

  实际上,如果不硬套五段论,连这个“资本主义”要不要单独算个阶段,都得看具体视角才行。它和之前的文化,是缺乏质变的。

  在这个环境下,不同地区之间“习俗”的差别,并不是一个源头衍生出了不同的异端。而是本来就差别不小的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习惯。大家的文化传统各有差异,形成的新习俗自然不同。

  当代中国的大众意识里,喜欢把英美当做资本主义的“正统”。但由此而来的众多推论,未免都有从结果倒推原因的嫌疑。因为大家实际上是把最强大的英美默认成“正统资本主义”,以他们为坐标原点,给其他人、乃至他们的历史进行定位。

  大宪章的神话,就是一个经典案例。近现代,为了找一个“法理源头”,英国人不顾事实,强行认定大宪章是后世一系列制度的起源,连中国这边也跟着这么宣传。类似的案例还不止这一个,只不过这个最暴论也最出名就是了。

  实际上,原因只是因为大家把英国当坐标。

  这一套“资本主义”的模板,其实是英国在工业化前后形成的一系列习俗。而这些习俗当然不会凭空出现,肯定是由过去演化而来。而谁对英国的习俗影响最大、最像他?当然是他自己了。

  所以你掉过头,按孙子找爷爷,肯定能找到了……

  类似的,我们可以转回去看一个传统争论话题:中国在明清时期,有资本主义萌芽么?

  答案当然是没有。

  资本主义的模板是英国。荷兰和英国文化、习俗接近,所以荷兰肯定有资本主义的要素,同上,这些要素不可能凭空出现,而是荷兰文化渐渐演变的产物,所以你往前找,总能找到一堆“资本主义萌芽”来。

  法国的文化和英国差距就大一些,政治结构和社会组织也有不少区别,所以法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没有英国多,毕竟法国不可能比英国更像英国。

  而当时整个亚欧大陆,和英国人的文化差别最大的,就是明清王朝了。全大陆都有资本主义萌芽了,他都不一定有……

  哪怕有相似的技术、相似的商业需求,两边实现的手段和后续举措,还有更重要的政治影响、官府结构,也必然完全不同。非要硬凑,就变成之前那个“朱—爱新觉罗联合王国”的暴论了……

  这种影响,现在也一直能看到。

  比如,同样是之前说过的老例子,为什么没有真正的“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原因也是一样的。所谓自由主义其实就是英美的一系列习俗,它的关键点就在于“英美式”。如果本土化,变成中式了,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实际上,除了英式自由主义,也存在法式的自由主义,而且它的理论更完善,大革命的时候,就把自由当做口号喊出来了。

  然而这两种自由主义并不对付。

  英式的自由概念,在当时已经有人提出了。这种自由基于“传统”和“天然本性”,强调以个人为本位。但法国理论家的典型代表卢梭,却看不上这种理论。

  卢梭认为,这是一种弱肉强食的自由,只靠个人力量维持,既不能保护弱者,也不持久稳定。“天然本性”不但没有正面意义,反而是个障碍。必须基于理性,借助社会契约,构建出一个“社会”,才能保障每个人享有平等的自由。这个理论更看重人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对象是作为群体的“人民”。

  卢梭的自由理念,和英式自由主义,甚至是对立的。

  所以对卢梭的攻击也很常见,一个重点就是指责他把“人民”作为集体自由的对象,导致了后来大革命期间的专制和恐怖。现实是,大革命时期的变化和卢梭其实没那么大关系,而且前面已经说过,到底算不算专制,算不算恐怖,其实是不好说的。不过这个已经成了套路了,大家都得这么说……

  现在,大家说自由主义,几乎都是英美这套。然而他的理论水平,连在法国都适应不了,在中国,有可能么?

  而回过头看,在中国,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之类的支持者,如果非常坚持“原汁原味”的理论,那最后很大概率会走向支持英美殖民。

  因为这些所谓主义,其实就是英式的文化习俗和组织方式,而中国根本没法主动变得“像英国”。所以,只能指望洋人亲自来动手,把这儿作为殖民地纳入体系。要是不这样,他的理论就圆不上了。因此,这事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当然,现实中,文明肯定会多少受到蛮族影响的。

  古代当然也有邪恶的人,自私的人,但像现在这样,主流舆论公开鼓吹非理智的自利行为,其实是个挺罕见的情况,属于很少有的“装都不装”的那种。因为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组织的破坏是很严重的,例子我觉得都不需要我举了……

  但从文明视角看,这事儿其实也很正常,上升不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因为它就是大家学习蛮族,连带着学会了蛮族风气而已。说的直白点,就是“胡化”。

  蛮族潮期间出现胡化,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同样,我们可以看其他地方。比如另一个老话题:为什么日本能进行资产阶级改革,脱亚入欧,中国不行。原因也很简单,日本本来就比中国“欧”得多。他更接近“蛮族式生产生活方式”,所以他当然更容易学人家。

  在日本,想加强中央集//权的是幕府,但幕府被地方势力联合起来打垮了,大家又把天皇重新拉出来,建立了一个贵族共和式的政权。这当然和英式那套更像了。

  更进一步来说,日本也不存在“中体西用”还是西体西用的问题,他本来就是近似“西体”,直接把最难的这一步跳过去了。

  而中国想“西体”,在当时那个理论环境下,得去搞贵族共和。这等于回到东晋去,然后给王导王敦他们改个名字,叫维新元//老才行……

  比较黑色幽默的是,中国直到后来,也没走当时人认知的“西体”这条路。

  战胜敌人、发展自己,所依靠的强大组织能力,靠的是列宁式的、gc主义的体系;战争实力的快速恢复,甚至用的是很古朴的耕战模式。而不管哪个,和典型的、英国为代表的“西体”,其实都没太大关系,反而是经典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所以说“西体”是不是强大起来的必要步骤,恐怕也不见得如此。代入上文那个蛮族模型,应该就很好理解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