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原型介绍_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笔趣阁 > 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 背景原型介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背景原型介绍

  (一口气发完了。需要说明的大概就这么多了。应该不会出现梗看不懂的了……)

  婚姻:

  汉代男青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结婚。结婚的最大问题是没钱。

  当时的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先秦时,婚礼是一种幽静的仪式,在晚上举行(婚就是昏),也不进行庆贺宴饮。汉代时,社会风气喜欢热闹,人们热衷享乐,婚礼也变得奢侈起来。

  随之而来的是聘礼的负担。为了娶媳妇倾家荡产的都有,当然更多人压根就没钱结婚。女方地位越高,需要的聘礼越多,但男子的收入不见得够用。实际上有的基层官吏都娶不起媳妇。

  (PS:对主角来说,这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如果聘礼不够会被人笑话。财产上依靠女方更是如此,会被人看不起的,所以得极力避嫌。(看秦汉时期赘婿的地位就知道了。)

  另外当时的结婚年龄也提前了。从现存资料看,先秦时期女子十五岁以上结婚的不少,但汉初开始结婚年龄进一步下降。

  从出土简牍看,十三四岁就结婚甚至生子的都很多。

  当时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古礼其实是主张晚婚的),不过社会风俗一直在变化,他们自己也得按照习俗来。

  (PS:所以小钱程十四岁就想让白芷和他结婚生孩子是很正常的想法233)

  秦律里打伤了妻子是犯法的,处罚和妻子殴打丈夫一样。(从简牍看真有大秦猛男被老婆殴打的……)汉律原则上允许丈夫笞打悍妇,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规定似乎很模糊。

  关于异族通婚:

  在当时没什么问题,哪怕周礼里都不管的。

  (周天子自己就喜欢娶戎狄女……姜戎、申戎、赤狄都出过王后。

  诸侯们就更多了,晋国整天和赤狄白狄通婚,嫁娶都有)

  对这种事情的舆论风向转变可能源于宋朝。(朱熹认为“中国结婚夷狄,自取羞辱”)。之后这些行为渐渐就不可接受了。从民间到和亲都是如此。

  到清代,番妇入境都不行。签订南京条约时,清政府针对草案抗辩的一个重点方向,就是禁止番妇进入通商口岸。对待割地都没这上心……

  关于祭祀:

  先秦时的祭祀父系母系都有。比如虞国,是舜的后代,但也祭祀他的岳父尧。当时的祀谱里是双轨并存的。

  周人自己也祭祀殷商的祖先帝喾,因为联姻过。文王的正妻、武王的母亲太姒就是殷商来的。(“帝乙归妹”就是这件事)

  现代人在周原的卜辞中,发现周人给商王文丁、帝乙都建立了宗庙。(帝乙是文王的大舅子,文丁是文王的老丈人)

  总之就是娶了人家公主就要祭祀人家的宗庙。

  (PS:所以书里的娘化也是不碍事的,按古礼祭祀就行,和历史进程不矛盾(严肃))

  其实从出土铭文看,周代的王后很多直接参加战争的。周康王、昭王、穆王的王后都参加过战争,统帅过其他将领,还因为军功对大臣进行赏赐。另外这些人也主持祭祀和仪式。不过史书里少有此类记载。

  另外史记里对殷商祀谱的记录很精确,但只记了一半。所有王后都被无视掉了,不知道为什么。

  唯一一个留有日名(一个字+一个天干,例如大乙、祖甲、母戊这种)的贵妇是妲己。

  关于历史:

  古代学者对上古的情况有一些迷之准确的理解。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都论述过这类问题。在当时这可能属于广泛传播的知识。

  不过古人对“历史”的界定要严格的多。

  最早研究这些的是商王祖甲。他考证祀谱,认为商王的谱系上,上甲微之前的先王传说性质太强,事迹无法确认。所以之后对祖先的祭祀都改为从上甲微开始。

  上甲微手下有一名史官也在祭祀的范围内。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官。上甲微大约是公元前十九世纪的人。

  古人考证上古历史时一直苦于材料不够。他们对此是很谨慎的,“文献不足”就是孔子的原话。主角在这方面也会很计较的。

  关于当时的思想流派和诸子百家:

  百家之间的联系其实很紧密。

  孔子向老子请教过。

  墨子年轻时候是跟着儒家上学的,后来认为儒家学说不靠谱,干脆自立学派。他弟子禽滑厘本来是子夏的学生,后来也跑去跟他了。

  吴起的老师有说是曾子,也有说是曾子的儿子的。

  (另外一直有人认为吴起参加了《左传》的编撰。不少史书对战争的记录其实很一般,但《左传》是战争描写最精彩的书之一了,因为左丘明拉了吴起当军事顾问。)

  (PS:插一句,司马迁家其实算不上史学世家,也就从他父亲才开始。他八世祖是秦国的司马错,灭了蜀国的那位;六世祖是白起的部将司马靳,参加过长平之战;到他祖父的时候,还有五大夫等级的军爵。他家是正经的秦人军官……)

  也有人认为吴起和慎到、李悝等人都是子夏的学生。

  (孔子告诫子夏不要当“小人儒”,然后子夏教出来一堆法家……)

  当然那个时候的学派之间,也没有太明确的划分。

  因为秦朝时间很短,战国、秦、西汉其实连接的很紧。所以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有说法认为刘邦小时候见过信陵君。)

  荀子的一个徒弟叫张苍,是李斯、韩非的师兄弟。在秦朝时他当过御史,后来当了汉文帝的丞相。他的弟子就是贾谊。

  ——这样的人物属于哪个学派,就很难说。

  再加上汉代兴盛的是经学,而不少经师的师承都来自荀子,所以荀子的地位比后世高很多。荀子的各路弟子都推崇他,结果就更分不清了。

  百家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多紧张,基本止于口头对喷。(不会因为观点不一样就要烧了人家的)

  那年头所谓“儒家”更像个教育机构,什么人都教。学生后来搞出自己的学说也是常事,没人太在乎。

  他们自己流派也很多,整天互喷。一样有法家倾向的子夏、荀子两支都天天互喷……

  秦朝时期一样继续存在。孔孟没有去过秦国,但荀子去过,而且评价很不错。他们学派和秦国的矛盾其实没那么尖锐。

  “焚书坑儒”这个词是后世才有的,当时针对的主要是骗了秦始皇钱、不干活还骂他的术士。

  秦代朝廷里就有一堆儒生。像叔孙通、浮丘伯、伏生这些人,都是领秦始皇工资的。(博士有六百石的俸禄,已经不错了)讨论国事的时候也让他们发言,和政策相悖的时候也没把他们怎么样。这些人到了汉代依旧在讲经授徒。

  汉代初期思想界的霸主是黄老,儒法都是被压制的对象。

  汉武帝和大部分掌权者对使用哪个学说完全是实用主义态度。早期他支持儒生、法吏,主要也是希望借助他们对付豪族和外戚。

  汉武帝刚继位的时候,实际控制权力的是太皇太后窦氏。她推崇的也是黄老之学。汉武帝一直想亲政,但是始终没办法。

  汉武帝刚继位时,第一波倒霉的是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的学说。第二波就是看起来声势很大的儒家。起因是有人提议,今后的事情直接报给皇帝,不要报给太皇太后了。结果遭到猛烈反扑,支持儒家的丞相和太尉被罢官,御史大夫下狱自杀。(三公全部完蛋了……)

  一直到太皇太后去世,其他学派才算喘口气。

  之后也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际行动。实际上官方说都没说过。

  董仲舒倒是有类似提议,但汉武帝不理他。董氏本人仕途也一波三折,他文章里说的内容从事后看,汉武帝也就是听听,做做样子。之后直接把他踢到地方去了……

  除了担任博士,董仲舒只做到诸侯王的相。在两个诸侯国,连任了十多年,直到辞官回家,也没参与过中央的政事。

  他去世后,汉武帝倒是做足了姿态,要求大家经过他的陵墓时要下马表示尊敬。

  ——董先生的墓因此叫“下马陵”。后人以讹传讹,到唐代就成了“蛤蟆陵”。(就是《琵琶行》里那个)这个名字反而更出名了。

  当时被提拔的儒生大多来自下层,像公孙弘养过猪,儿宽当过佣人……公孙弘还是第一个当上丞相之后才封侯的,他之前基本都是功臣和世家子弟。其实汉武帝就是用他们和勋贵斗争的。

  当时的思想也并不像后世贴的标签那样。比如孔子专门说过,不要是古非今。他还提倡车同轨书同文,这句话本身就是他提出来的。(礼记里有记录)

  那时的儒家推崇汤武革命,而且喜欢谈禅让。

  董仲舒的观点温和一点,不谈革命,但他书里满篇都是改制。他也认为,世代相及的君主如果遇到有才德的圣贤,要禅让才好。

  汉武帝的时候,还没人提让他禅让的事情。

  汉昭帝开始,历代都有儒生跳出来,前赴后继督促皇帝让贤。

  等到了王莽时代,众人发现他各方面都符合期待,欢欣鼓舞,果断跟着他“建设社会主义”去了……

  (王莽当时很得人心,后人说是篡位,但当时的主流舆论确实认为这是正确的。)

  关于单位:

  从商鞅到东汉末年,550年的时间里,度量衡基本没有改变过。现在出土的东汉量器和商鞅方升,容积依旧是相同的。

  现代资料里最推崇的是王莽时代的量器。这一件器具上,能测量五个级别的容积单位。上面的铭文详细记录了各部件的标称值,径、深、底面积和容积。

  而且这件量器是四合一的。即它的容积是一个标准单位,重量是标准单位,长度是标准单位,甚至敲击时的响声,都要求是黄钟律的宫调。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算圆周率、研究金属材料……最后成功做出来了。

  这件器物历朝都有保存,一直流传到现在。它的数值和史书记录的也能对上。

  此外还有些类似的器具。因为中央会把制造好的标准器发放给地方,来保证全国的单位统一。

  (欧洲的度量衡……还早)

  关于环首刀:

  石峁遗址里出土过铜刀和铸造用的范。

  环首刀型用了4000多年。

  关于女娲:

  女娲的神话很古老也很繁杂。不过造人神话是可以肯定的。

  有意思的是,主要神话里,她可能是仅剩的一个女神造人传说了。

  其实可以对比一下。最早苏美尔神话里,纳穆/提亚马特也参与造人。但苏美尔文明被灭亡后,巴比伦神话里,提亚马特就从母神转为怪兽之母。一方面创造生命的属性还在,一方面创造出来的已经被改成各种怪物了。

  马尔杜克杀死提亚马特的神话成了整个西亚和地中海地区各类传说的原型。到处都有千篇一律的勇士杀死龙蛇型怪物的传说。

  另外比如在印度,也有类似的杀死原人创世的神话。

  中国的神话里就缺少这种环节。相关的神话衍生其实非常多,但没见哪个里面说杀死女娲的……

  有人认为这是当地早期文明被消灭、取代的反映。

  (PS:不过对女娲的定位,古人也很纠结。对其评价也有反复。比如宋代的理学大师程颐就提出,臣子居于尊位,像后羿、王莽那样,还是可以言说的。妇人居于尊位,就像女娲氏、武氏那样,是不正常的现象,是不可言说的。

  (这段正好还在)

  不过这一点上理学家们内部也有分歧。朱熹就认为程颐纯属过度解读……)

  关于为什么中原没事:

  有一个新密古城寨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城址。这座城址面积不大,长宽只有三四百米,和当时动辄几平方公里的大城没法比。它的特点是城墙保存很完整,至今还有三面版筑的城墙,依旧保存完好。

  目前残存的城墙,最高处有16.5米。(君士坦丁堡城墙15米高)

  一直有学者认为印欧人也向东扩张过。就是消灭了印度土著文明的那一支。

  当时这边还在互相攻伐。他们最先碰到的可能是北边的文明,那地方有两家正在对峙。他们一方堆了一千多个设防聚落,另一方堆了四千多,正在借助堡垒带互怼。

  这些迁徙的印欧人之后就没下落了。

  后来中原文明出现了黑暗期。主要文明纷纷衰落灭亡。有人考证可能和黄河的一次洪灾相关。(按地质考证,那次水量相当于7倍的98年大洪水,很吓人)

  洪灾导致中原炸了锅,大家纷纷往外跑(最远的到达了现在哈密地区)。这时候正好也是所谓印欧人大扩张的时期,不过怎么说——反正挡路的就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实际上,从结果来看,整个古代史都是东亚人一遍遍向西稀释当地人。一直到斯拉夫人再打回老家为止。)

  关于城址:

  上古时代可能太冷僻了,以商后期为例吧。

  赫梯首都哈图沙:1.8平方公里;

  亚述首都尼尼微:7.5平方公里;

  巴比伦:8.9平方公里;

  埃及新都城培尔·拉美西斯:18平方公里;

  殷墟:36平方公里;

  (所以人家叫“大邑商”)

  (另,被认为是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0.2平方公里,大概有五千到一万人。)

  (殷墟人口保守估计有12万人,有的估计认为有23万人。)

  后世城市这么大的也不多。汉长安也就这么大。而且长安城里人不多,里面大片地方都是宫殿和官署,甚至集市都有不少在城外。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周围陵邑。

  中世纪最大的城市是君士坦丁堡。提奥多西城墙内的面积有14平方公里。

  罗马城也还在。奥勒良城墙内有13.7平方公里。

  其他城市就不行了……

  到14世纪末巴黎城墙内有4.4平方公里。伦敦还不到

  这样大概可以估计书里那些不知名小城留给主角的印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